历时近半年的建设,6月2日,坐落于元宝山体育公园的江门市爱心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
公园内,18组爱心雕塑以独特的艺术造型,体现了人间大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18座爱心雕塑背后的故事……
1、爱心之门
作品介绍:大江之门,大爱无疆。家国情怀,源远流长。爱心之城,文明共创。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感召寰宇,四海内外,同声呼应,爱心长河汇大海;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凝聚华夏,侨乡上下,同心协力,爱之花海尽春晖。
2、爱国爱乡
作品介绍:爱国爱乡是江门侨乡文化的精髓。以古典祥云造型承托大型爱心,镂空的碉楼象征五邑侨乡,寓意侨乡文化是在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结合近现代人类文明孕育而成。与爱心相连的飘逸流云,象征家国情怀凝聚着每一位海内外五邑人。
3、百爱荟萃
作品介绍:绿草茵茵,生机无穷;百爱呈祥,异彩纷呈。各种不同书体的“爱”字,虽风格迥异,却意境相同。爱之波澜永续,爱心永为传承。
4、大爱无疆
作品介绍:心心相印,大爱无疆。五邑天地,白鸽翱翔。游子远行,根在故乡。魂牵梦绕,在水一方。爱心奉献,情深意长。兼容并蓄,奋发图强。民族复兴,共同理想。江门是中国侨都,呈现出华侨华人人数多、世界地域分布广的特点。长期以来,广大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共襄义举,奉献爱心,捐赠慈善,兴建公益,支持家乡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爱心文化。
5、伉俪情深
作品介绍:一个人进入婚姻的神圣殿堂,意味着一生的彼此忠诚相守。因此人们就有了对婚姻各个阶段约定俗成的称谓:结婚十年称为锡婚、结婚二十年称为瓷婚、结婚三十年称为珍珠婚、结婚四十年称为红宝石婚、结婚五十年称为金婚、结婚六十年称为钻石婚。
6、仁爱敬义
作品介绍:仁爱为人事之本,人道之极。敬义就是要将仁爱的价值理念立意为中华传统文化之基石。陈白沙是岭南第一位杰出书法家,其茅龙笔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忍字赞》为茅龙行书,是陈白沙70岁时作品。原木刻现藏于江门市博物馆。该诗蕴含的忍让箴言,从理学角度阐释仁爱的传统思想和敬义的传统爱心文化。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爱心之源
作品介绍:大小不一的各种爱字印章,交错叠出爱心形状,带有圆角的方块充满了立体感。寓意爱是相互扶持,爱是相互支撑;爱是相濡以沫,爱是相敬如宾;爱是相得益彰,爱是相辅相成。
8、善孝为先
作品介绍:孝爱是儒家文化家庭价值观的核心理念。陈献章(1428—1500年),明代著名学者,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广东唯一从祀孔庙的理学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创立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慈母石歌》为陈献章在母亲离世后所做,如泣如诉地细说父母恩情,感人肺腑。景观设计粉墙黛瓦,古朴大方,折扇舒展,寓意无穷。
9、爱的旋律
作品介绍:飘逸流动的五线谱音符同键盘的艺术造型融为一体,犹如悠扬的城市爱心之歌回响,徜徉着爱的奉献旋律。
10、古琴声韵
作品介绍:爱护自然已经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岭南古琴,源于江门。古琴曲《双鹤听泉》形成于明代,其曲调宽转平和,音韵大雅,表达了人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怀。该曲目选自现存新会的《古冈遗谱》,是我国少有的古琴谱之一。中国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1、风雨同行
作品介绍:爱,就是风雨同行,和衷共济,只有彼此的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常存,爱意永驻。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生活上也少不了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12、二维码——魔方
作品介绍:以魔方为载体,印有“文明江门”二维码公众号平台。游客驻足,扫码互动,传递爱心,共建文明。弘扬爱心之城的大爱精神。
13、永结同心
作品介绍: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海枯石烂心不变,地阔天高比翼飞。永结同心表达了对夫妻心心相印、互相理解、相依相偎,相互支撑,关系和谐,家庭和睦,百年好合,白头到老的祝愿与期盼。
14、爱的诠释
作品介绍:四块指示路牌,从友爱、热爱、关爱、恩爱,解释什么是爱……
15、随手捐
作品介绍:在红心的映衬下,大手牵着小手造型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想。随手捐,为慈善,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春天。
16、童趣
作品介绍:天真女童滑草丛,蓬头小子侧映身。玉犬奋力来相助,招手相问有路人。颇具张力的雕塑,形象生动,意趣盎然,引人入胜。
17、爱的箴言
作品介绍:爱是一首诗,表达了心灵的情真意切;爱是一本书,记载着人生的跌宕起伏;爱是一种情怀,显现了志士的精神向往;爱是一种感恩,诉说着人们的家国情怀。“十本书”讲述了十种爱!
18、心源
作品介绍:这里镌刻的每一行字,都是一个爱的誓言,都是一块不朽的丰碑,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都显示着绚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