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沃土,在特色金融、跨境金融、科技金融等方面成效显著,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江门分行聚焦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围绕农业龙头企业推出了一批特色金融产品,包括农业龙头贷、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贷、生猪活体抵押贷、乡村振兴产业贷等多种特色产品,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深耕食品制造领域近七十多年,现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集团,是中国饼干行业领军企业之一。该公司自2010年1月与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建立第一笔信贷业务合作以来,累计获得农行信贷支持超18亿元。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泽坤说:“当我司提出农业龙头贷需求后,农行通过专业高效的服务,在3个工作日即审批了贷款,满足了我司流动资金需求,仅该项产品,我司在农行最高峰用信达8000万元。”
科技金融服务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农行江门分行将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战略性业务,加强产品创新。近年来,打造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微”新模式,推出纯线上操作的“微捷贷”、“抵押e贷”、“保理e融”、“科技贷”等产品。近三年累计对532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65.53亿元。农行江门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高永业说:“对于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也推出了科技贷、专精特新小巨人贷,还有线上的科技e贷,这些产品很好地解决了企业抵押不足的问题,以最快的速度响应企业的需求。”
市委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表示,近年来,江门持续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外汇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外汇局政策支持,推动江门市成为全省首个、全国第四个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落地城市,大幅提升涉侨跨境金融服务质效。深化江澳金融合作,积极推广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实现全省首个落地对私业务场景。
江门农商银行就在全省率先落地江澳企业信用评级结果互认模式,重点利用澳门金融资源优势,深化粤澳金融机构合作,增强区域金融市场活力。江门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肖富帮说:“积极利用好江澳互联优势,开展跨境信用评级互认试点,推动建立跨境融资新模式。通过‘名单制’向澳门金融机构推荐备案信用评级机构及重点项目企业,完善澳门资金‘引进来’合作框架。积极聚焦本地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联动澳门大丰银行落地全省首笔跨境信用评级互认融资业务,助力企业用好境外资源,实现跨境融资便利。”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怎么更好地服务广大的海内外华侨华人?中国银行江门分行结合侨乡特色打造了“华侨金融管家”品牌,服务不断升级迭代。
中国银行江门分行副行长杜冬日说:“在金融服务维度,深度覆盖旅游、留学、投资、消费、政务等各类场景,构建‘金融+生活’的全方位服务;在服务渠道上,打造‘线上‘华侨金融专区’+线下‘华侨驿站’服务模式,有效突破服务边界,为侨乡居民和全球五邑华侨华人提供更加便利、多元化服务。”
江门市新生代企业家商会会长、蓬江区芝山五金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达全说:“带上中行的多币种卡,在境外旅游、商务时刷卡使用非常方便;在中行办理的跨境理财通,在江门就可以跨境投资港澳地区的金融产品,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
据悉,去年以来,江门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67亿元,同比增长4.9%,拉动全市GDP增长0.3个百分点,江门还迎来了首家在深交所上市的台资企业,推动落实落地江门首笔“典型债”,重点领域金融供给更加丰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效能有力提升。接下来,将继续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民营小微企业、百千万工程等领域,健全股权债券、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江门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恩说:“同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三大交易所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在江门设立的上市基地服务平台,完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综合金融服务,做优做强资本市场‘江门板块’,开放包容的资本市场才能带来更多机会。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创新,依托江澳金融合作的良好基础,探索推动跨境信用信息互通互认,畅通金融要素流动,不断扩大江门金融合作‘朋友圈’,我们还将加大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力度,尤其是开展打击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专项行动,营造清朗的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