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话养生:顺应时节 守护身心安康
来源:江门台
五邑中医院的中医专家表示,立夏时节人体阳气升发至鼎盛,养生的关键在于 “养心护阳”,顺应 “夏长” 规律,调和阴阳,抵御暑湿邪气。
5 月 5 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五邑中医院的中医专家表示,立夏时节人体阳气升发至鼎盛,养生的关键在于 “养心护阳”,顺应 “夏长” 规律,调和阴阳,抵御暑湿邪气。为此,饮食清补、起居规律尤为重要。
中医理论中,夏季对应 “心”,故而 “养心护阳” 成为立夏养生的核心所在。五邑中医院中医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易诗敏表示:“立夏过后气温升高,人体代谢加快,人体有三个生理机能的改变,一是阳气外浮,容易出汗;第二个是心火易亢,会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第三个是脾胃功能减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已获授权
中医强调,夏季饮食务必遵循“清补”原则,像人参、鹿茸这类温补药材,盲目食用可能会加重体内燥热。易诗敏说:“推荐一些适宜的食材,一个是清热解暑类,绿豆、冬瓜、苦瓜、荷叶等;其次是养心宁神类,比如莲子、百合、酸枣仁;第三是健脾祛湿类,比如赤小豆,薏米、淮山等。”
夏季到来,不少人喜欢食用冷饮、冰冻食品。医生提醒,这种行为会损伤脾阳,引发腹泻。同时,剧烈运动不可取,过度出汗会耗伤津液,导致气阴两虚。此外,夏季起居应遵循 “夜卧早起” 原则,建议晚上10点半前入睡,早上5点半到6点半起床,午间小憩15 - 30分钟,有助于养心护神。使用空调时,避免长时间直吹,室温保持在 26℃左右,防止寒邪侵袭。运动宜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温和方式,微微出汗即可。情绪调节方面,由于夏季心火易亢,需保持 “恬淡虚无” 的平和心态,避免急躁暴怒,可通过练习深呼吸、冥想,或聆听舒缓音乐,以 “静” 制 “热”。
记者:李勇
编辑:陈珊迪
二审:武文
三审:张洁玲
分享